草料作文网小学生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优秀作文大全

作文教案集合15篇

时间:2023-07-24 08:27:22 | 来源:草料作文网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教案应该是激发学生智力和学科兴趣的重要帮手。很开心为大家推荐一篇关于“作文教案”的好文章,如果您在阅读本文时感到开心我就感到很成功!

作文教案 篇1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议论文的考题类型。

  2、复习有关议论文的基本知识点。

  3、掌握议论文的答题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

  一、中考议论文阅读常见的七大考点 1.寻找论点

  2.论据的认识、分析、补写 3.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理清议论文的结构

  5.不同的段落或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6.语言赏析

  7.联系生活,发表见解

  二、议论文基础知识回顾

  1、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句子。论点一般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的。

  注意:(1)分论点为中心论点服务,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的。(2)论题是论证的对象,不等于论点。例如:《论美》、《成功》等。论据:用来证明观点、看法、态度的材料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是正确的过程

  2、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本论(中间部分):分析问题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

  3、议论文有两种议论方式 立论、驳论

  三、在练中学

  (一)、怎样找论点

  1.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句子。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2.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弄清作者对什么问题发议论的,针对所谈问题的看法是什么.3.看文中出现中心论点的信息词以及常出现位置①看标题②看文首③看结尾④归纳文意

  结合实例找论点

  (二)、怎样把握论据

  1.辨别论据的类型(事实、道理)2.补充论据

  A.补充的论据必须能够证明中心论点B.要有真实性C.要具有典型性 结合实例补论据

  (三)、怎样辨别论证方法 1.判断论证方法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②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引证法)

  ③正反对比论证(正面论证或反面论证)④比喻论证(喻证法)

  2、怎样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1)道理论证:通过引用XXXXX的话,充分有力证明YYYYY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举例论证:通过举XXXXX的例子,具体有力的证明YYYYY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3)比喻论证:把XXXXX比作YYYYY,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地证明ZZZZZZ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的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通过XXXXX与YYYYY对比,鲜明、有力的证明ZZZZZ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四)、怎样分析结构层次

  1、辨别结构类型

  ①总分②总分总③分总④并列式⑤递进式

  2、请你简析*段的论证过程?

  (1)先(正反两方面)举出******事例或者道理论据,然后得出********的结论(或证明******的观点)分——总

  (2)首先提出什么观点,接着用********事例(从正反两方面)或者道理论据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或说明了*********的道理)总————分——总

  (五)、段落或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文首开头:(1)引出论点或论题。(2)作为文章的立论论据。(3)增强文章的趣味性,(4)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中过渡:总结上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

  文末结尾:卒章显志,点明论点,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升华感情;照应前文,前后呼应;引人深思,言有尽而意无穷。

  段首段尾:总领本段,总结全段,是对这一段论述内容的概括;有时也可能是分论点。

  (六)、怎样体味推敲语言

  ⑴严谨性(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

  ⑵生动性(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⑶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

  ⑷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

  (七)、联系生活,发表见解

  2006年海南省课改实验区中考试卷《发现自己》

  传统观点认为,成就事业时要“矢志不移”,“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而本文却提倡要善于“发现自己”,“敢于放弃,善于取舍”,不断矫正进取的目标。对此,你觉得矛盾吗?请说出你自己独到的思考。(4分)例:这两种观点不矛盾,对正确的方向要矢志不移,但不适宜自己时也要敢于放弃。

  四、课堂小结 结合考点总结

  五、作业

  完成中考指南P123《善败者不亡》练习

作文教案 篇2

  一、材料真实典型

  二、观点正确鲜明

  三、结构严谨

  1、 层次清楚、段落分明

  2、 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3、 开头结尾简洁明了

  四、语言得体

  1、庄重得体 2、通俗易懂 3、准确规范 4、简明扼要

  五、格式规范

  1、广泛阅读范文

  2、大量实践训练

  作业:在本单元学习了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后,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有哪些感悟?

  第二单 元公文

  一、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等9种公文的概念、特点、作用和使用范围。

  2、掌握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会议纪要等6种常用公文的行

  文关系及其具体的写作要求和方法。

  3、学会仿照教材中的范文进行写作,做到格式规范。

  二、教学重点:公文的格式和写法。

  三、教学过程:

  第一节 公文概述

  一、公文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公文是国家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进行公务活动时所使用的体式完整、内容系统的各种书面材料。狭义的公文是指行政公文,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二、公文的特点

  1、 法定的权威性 2、明确的政策性 3、严格的时效性 4、程式的规范性

  三、公文的作用

  1、 规范和指导作用

  2、 宣传和教育作用

  3、 凭证和依据作用

  4、 交流和沟通作用

  四、公文的种类

  (1) 按适用范围划分为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

  见、函、会议纪要,共13种。

  (2) 按行文方向划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3) 按缓急程度划分为特急、急件两种。

  (4) 按保密级别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五、公文的格式

  1、眉首部分

  眉首部分位于公文首页上部红色反线之上。

  (1)公文的份数序号。简称份号,它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办法》规定:绝密、机密公文应当标明份号。份号标注在公文首页左上角第一行,用七位阿拉伯数码顶格标注,不足七位数用“0”补齐,如“0000006”。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秘密等级简称密级。《办法》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密级顶格标注在首页右上角的第一行,密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保密一年以上的,注明年数;不足一年的,注明月数。

  (3)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均应该标明紧急程度,分特急和急件。紧急程度标注在首页右上角密级之下。

  (4)发文机关标识。一般由发文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若是几个机关联合行文,应将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5)发文字号。包括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部分,如“中青办发〔2010〕22号”发文机关代字是发文机关名称的缩略语,如“中青办”“是共青团中央办公厅”的缩略语。

  (6)签发人。它是代表机关最后核查并批准公文发出的领导人姓名。签发人平列于发文字

  号右侧,写“签发人”三个字,加冒号,再写签发人姓名。

  2、 主体部分

  (1)公文标题。一般包括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和公文种类三部分。如《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意见》。

  (2)主送机关。就是主要受理机关,是接受公文并对公文负主办或答复责任的机关。主送机关标注在标题之下,靠左顶格书写。

  (3)正文。它是公文的具体内容部分。在主送机关下一行,每自然段空两格写起。数字、年份不能回行。正文有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开头要求开门见山地交代发文的依据、起因、目的。常常用“为了”“为使”“根据”“按照”“由于”“鉴于”等词语开头。

  主体是公文的最主要的部分。叙事要突出重点,说理要把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核心。在结构上多用总分式,分条列项,做到条理清楚。

  结尾常使用固定的习惯用语。一般对受文机关提出具体要求和希望。

  (4)附件。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下空一行左侧起空两格注“附件:”然后标出附件名称,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如不止一个附件,应用阿拉伯数字排序。

  (5)发文机关。也称“落款”。发文机关是公文的法定作者,在正文右下方标注。

  (6)印章。

  (7)发文日期。

  3、版记部分

  版记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说明。

  第二节 公告、通告

  一、公告与通告的概念和特点

  (一)公告的概念和特点

  1、公告的概念

  公告是政府职能部门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2、公告的特点

  (1)内容公开性。 (2)形式多样性 (3)行文庄重性

  (二)通告的概念和特点

  1、通告的概念

  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时使用的公文.

  2、通告的特点

  (1) 制约性。对遵守性通告而言,他带有强制性,要求人们必须遵守。

  (2) 周知性。通过公告可以提示人们知晓或注意相关事项。

  二、公告与通告的主要区别

  1、告知范围 2、约束性 3、事项重要程度 4、发文机关级别

  三、公告与通告的写作方法

  1、标题

  公告和通告的标题可分为完全是标题、非完全是标题两种。完全是标题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组成的标题。如《国家教委关于维护中小学正常教学秩序的通告》。《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颁布施行的公告》。非完全式标题只有三要素的一个或两个。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关于京通快速路施工期间禁止机动车通行的通告》、《公告》《通告》。

  2、正文

  公告的正文一般有两种写法。

  第一种写法包括:

  (1) 发布公告的缘由。它是发布公告的依据,因何事而发,通常用一两句话概况。

  (2) 公告的具体事项,写清楚时间、地点、事件、决定等。

  (3) 结束语。一般另起一行,写“特此公告”“现予公告”。

  第二中写法:只写具体事项。

  通告正文的.写法。

  (1) 发布通告的缘由。

  (2) 通告的具体事项,写清楚什么范围内、告知谁、告知何事。

  (3) 结束语。通告的结束语根据具体内容而定,一般写执行通告的要求,作为强调;也

  可以写明执行的时间、范围和有效期;还可以用“特此通告”“此告”作结束语。

  3、 落款。

  在正文的右下方写明发文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有的直接加盖公章。联合发文时,将主办单位名称写在最前,其余分行书写。发文日期另起一行,注明年、月、日。

  四、公告和通告的写作要求

  1、公告的写作要求

  (1)行文简要。 (2)用语得体。

  2、通告的写作要求。

  (1)目的明确。 (2)行文清晰。

  第三节 通知

  一、通知的概念和作用

  通知”,是“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的一种公文文体。

  二、通知的特点

  1、适用范围广 2、具有知照性 3、具有时效性

  三、通知的种类

  从性质和内容上划分,通知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发布性通知,指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有关单位在发布(或废止)行政法规和条例、规定、办法、实施细则等规章和其他重要文件时的使用的通知。

  (2)转发性通知,转发需要下属单位知晓的上级单位、同级单位或不相隶属单位的公文。

  (3)指示性通知。用于直接发布行政法规和对下级某项工作的指示、要求。带有强制性、指挥性和决策性。

  (4)批示性通知,又称转发性通知。领导机关用批转、转发的方式发布某些法规,要求下级贯彻执行。批转下级机关送来的工作报告、建议、计划等,以及沟通情况,指导工作。

  (5)周知性通知。多用于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宣布某些应知事项,不具有强制性。

  (6)会议通知。用于对上级或平级。

  (7)任免通知。上级机关对任免的人员用通知的形式告知下级机关。

  四、通知与通告的区别

  1、适用范围不同

  通知的适用范围广,通知除公布和传达某些事项外,还有多种用途,如批转通知、转发通知等;通告只用来发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2、受文对象不同

  通知有明确的受文对象,写作中标明主送机关;通告的受文对象不确定、不具体、也不标明主送对象。

  六、通知的写作方法和要求

  1、通知的格式和写法

  通知一般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具体写法如下:

  (1)标题。通常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一种是由文种“通知”作标题。

  (2)正文。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开头主要交代通知缘由、根据;主体说明通知事项;结尾提出执行要求。在写正文之前,要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顶格写出被通知对象的名称,在名称后加冒号,或将名称以“抄送”形式写于最后一页的最下方。

  (3)落款。写出发文机关名称和发文时间。如已在标题中写了机关名称和时间,这里可以省略不写。

  通知是上级要求下级或个人参加某一会议或者做某件事情时使用的一种文体。通知的内容要写得明白、具体。

  a、在第一行正中写“通知”二字,也可视情况写成“关于××的通知”、“紧急通知”等。

  b、写被通知单位或个人的名称。

  c、写通知内容。如内容较多,可分条开列。

  d、结尾可写“特此通知”等字样。

  e、最后写上发通知者的名称和发通知的日期。用公文形式发出的通知要加盖公章。

  2、通知的写作要求

  (1)注意规范使用不同种类的通知。

  (2)拟好公文的标题。

  (3)通知事项必须清楚明白。

  第四节 通报

  一、通报的概念和作用

  通报时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的下行文。无论是表彰性的、批评性的,还是情况通报,通报所反映的内容都是典型、突出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给人们提醒与启迪,能起到楷模或警戒作用。

  二、通报的特点

  1、典型性 2、真实性 3、向导性

  三、通报的种类

  1、表彰通报。用于在一定范围内表扬好人好事。

  2、批评通报。用于在一定范围内批评错误,纠正不良倾向。

  3、情况通报。多用于向有关方面知照应该掌握和了解的信息、动态,以供工作参考。

  四、通报和通知的区别

  1、行文的作用

  通报的作用是教育、启迪、提醒或交流情况,一般没有遵守、执行的要求;通知的作用

作文教案 篇3

  议论文写作指导

  一、导入

  二、分析

  (一)作文审题

  审题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全面理解题意。对题目的含义要全面理解,辨明题目的要求,把握题目所提示的写作范围和重点。如《论得到与失去》,(2)要辨别题目中的精微含义。在全面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要注意辨别其中精微的含义,把握住写作的中心。如《让我深思的一瞬间》一题,(3)要选择适合题目要求的体裁。

  (二)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

  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论点的要求:

  1.正确(符合客观规律、不违背政治原则、保持积极的道德倾向)2.准确(主题保持与话题一致)

  3.明确(态度鲜明、语言清晰、主题统一)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①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 ②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 ③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论据的运用上需要走出几个误区: A、论据不是越多越好。

  B、论据不能只有事实论据的举证,而没有理论分析。C、论据不要重复使用同一类型的事例。D、论据不可满足于正面举例。论证

  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 常用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 论证时,中心论点还可以有几个分论点组成,分论点论证清楚了,中心论点自然论证充分了。根据中心论点的情况,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分解。

  (1)并列式分解

  即分解出的分论点是并列关系。如果中心论点是“理想是成功的动力”,按照并列式分解,可以横向分解成三个分论点:理想是追求的动力;理想是勤奋的动力;理想是钻研的动力。

  (2)递进式分解

  按照此方式分解出的论点是递进关系,根据递进的方向,可分为正递式和反递式两种。比如中心论点是“生命无极限”。以正递式分解,可分解为:生命创造辉煌;辉煌积淀精神;精神永存。如果中心论点是“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攀登科学高峰”。以反递式分解,可分解为:学识决定攀登的高度;努力程度决定获得学识的多少;理想目标决定学习努力程度。

  (3)辨析式分解

  由于人们对某些事物有不同的认识或错误的认识,写作文时必须对此进行辨析。比如我们对待“国学”的观点是“必须科学地继承国学”。其义一是必须继承,其二是要讲究科学。可有人认为国学是古董,太陈旧;国学是文物,没有实用价值;国学与今学是两个历史时期的事物。如果把这些观点辨析清楚了,我们的观点自然就得到论证。

  (4)对比式分解

  如果中心论点是“考前要适当放松”。可以抓住“适当”的含义,分解为“过分放松,考试时有可能不能把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和“过分紧张,有可能导致考前焦虑,影响考试成绩”两个具有对比性质的分论点。分论点得证,中心论点必得证。

  (三)写作方法

  1.确立一个鲜明独特的论点 2.拟定一个一针见血的标题

  3.选择一个恰到好处的结构(递进、并列)4.使用一个生动形象的论证(比喻、类比)5.进行一段辨证严密的分析 基本结构模式:

  A、并列式引论(提出论点)本论(论证分论点)结论(回应全文)B、对照式引论(提出论点)本论(证明论点)结论(评析照应)C、层进式引论(提出论点或论题)本论(证明论点)结论(照应)

  (四)经典材料的运用 运用“经典材料”的优势:

  有利于写出有文化内涵的、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有一定文采的考场作文。具体地说有以下优势:

  A、任何程度的学生,均有了解和掌握;

  B、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深刻内涵和文化意义; C、有典范的甚至诗意化的表述可资借鉴,易于操作;

  D、经典材料的叙述容易书面化,能有效避免语言口水化;

  E、经典材料的阐释空间较大,因而具有“百变通”的可能,方便你在作文中普遍运用。“经典材料”能否“百变通”,做到以一当十?

  回答是肯定的。只要稍微圆通一点,同一个材料完全可以运用于不同的话题、不同的观点的作文之中。这是因为:经典材料,无论是历史文化名人,还是经典思想,还是形象化的经典意象或经典场景,都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尤其是历史文化名人,他们的人生具有丰富的内涵,从他们的性格和生平中,能够提炼出丰富的思想,几乎能够对应所有的考场作文。如何使用“经典材料”?

  A、首先分析这材料的用途;

  B、其次要学会变换角度进行发散思维,头脑变得圆通一点。

  三、示例

  1、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请以“转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003北京卷作文题)运用示范:

  人生谁能一帆风顺,没有波折呢?“文王拘而《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正是人生中这些灾难性的波折,构成了周文王、孔子、屈原人生的重大转折,成为他们成就伟大人生的重要助力。如果生活没有巨大波折,人生就不会有重大的转折,周文王就可能仅仅是一个平凡的诸侯而非伟大的哲人;没有转折,孔子就可能仅仅是一个活跃的政客而非伟大的文化巨人;没有转折,屈原就可能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政令起草人而非伟大的诗歌巨匠。正处于窘境的人,往往会更迅速地迎来人生的转折,这可以让他们的生活以最快捷的方式发生飞跃。

  2、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梆梆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2002年全国高考卷)运用示范:

  人生常常会遭遇歧路,面临多种可能的选择。在人生的转折关头,何去何从,往往需要我们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孔子在仕与隐之间、屈原在自我价值与随波逐流之间,都用自己伟大的心灵,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3、生活中,有许多疑问,有人好问,有人不好问。请以“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06年四川卷,话题作文)运用示范:

  文王拘囚之日,孔子落难之时,屈原放逐之中,孙子膑脚之后,当人生遭到这样的打击,前路茫茫,困顿不堪,前途何在,他们可以问谁?谁能够给他们指明一条道路?每个人写出的人生剧本,都只能由自己担任主角。人,只有反躬自问才能求得答案。逼视自己的内心,探问人生的价值,终将找到苦难的出口、生命的方向。

  4、我想握住你的手(2006上海卷,命题作文)运用示范:

  文王,我想握住你的手,并请你告诉我,你为何能有被囚而推演《周易》的哲思妙悟? 孔子,我想握住你的手,并请你告诉我,你为何能有身处困境而作《春秋》的旷达胸怀? 屈原,我想握住你的手,并请你告诉我,你为何能在流放的困苦中赋出《离骚》? 我想握住一双双伟人的手,让这些书写历史的手,牵引我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

  5、一只鹰抓了一只羊,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抓羊,由于能力不够,结果被牧羊人抓到了。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2006全国卷1,材料作文)运用示范:

  天生一材,必有一用。文王被拘,推演《周易》;仲尼困顿,能作《春秋》。这是因为他们具有这方面的能力,具有超越常人的文化修养。每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人生的方向和路径也就不一样。不顾自己的才能资质,找不到自己的人生道路,盲目模仿别人,只会落得东施效颦之讥,落得乌鸦反被牧羊人所抓的下场。

  四、总结

  写议论文要讲究条理,讲究照应,讲究交融,讲究逻辑。

  五、练习

作文教案 篇4

   一、课程地位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处理公私事务时使用的一种具有固定或惯用格式的文体。其使用非常广泛,实践性很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用文作为信息载体和交际工具,应用写作能力不仅成为了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涵,而且还是企业所要求的八大职业核心能力之一。因此,《应用文写作》既是一门文化基础课,也是一门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课,更是一门人文素质课。重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建设和学生应用文写作技能的培养,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而且可以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和实现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应用文写作》是各类高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性质。在我校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商贸等专业都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

   二、教学目标

  《应用文写作》侧重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需要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根据课程建设理念,我们将课程建设的目标分解为:

  1、知识目标

  通过对各专业各类常用应用文体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各类应用文体写作的基本格式与写作要求,掌握应用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能熟练地写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和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的常用的应用文,以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学生未来职业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能力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各专业的职业流程和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活动策划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应用文写作》是我校目前高职各专业正在使用的写作课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此教材是由长期工作在高职高专教学一线、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参与编写,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目标要求;在内容设计上坚持“理论必需、够用为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文种训练;本书从培养学生写作素质和写作技能的角度出发,以基于学习生活、工作过程的应用写作这一编写思路来安排内容。全书共分上下编共九个模块,涉及各类文种60余种。

  (二)教学内容:由于我校开设写作课为一学期共36学时,时间较短,所以我们在制订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时,删去了与学生今后实际工作相对较远的党政公文类、法律文书的一些文体、选择的一般都是最能与高职学生的专业和生活发生直接联系的文体。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求职、工作活动过程为导向,将学习内容重新组合为三大板块、六大类。

  (三)教学参考

  由于应用文写作课现在普遍倡导淡化理论的教学理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再使用更深奥的理论教材作参考,而是把寻找更贴合学生实际、有时代特色,能有效服务专业的典型案例、经典例文作为教学辅助。这些教学资料来源于网络平台、报刊杂志及一些企业单位。根据专业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参考资料更好地体现了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怎么写——知识目标

  应用文种类繁多,在具体教学中,不同的专业各有侧重,要求不一。但总的要求是:对与专业相关及使用频率较高的应用文体则要进行深入详细的阐述,使学生要掌握其文体的性质、特点及写作要求,强化写作能力。这对应的是我们教学目标当中的知识目标。针对教学找年我们提出的解决措施是:化繁为简、加强练习、反馈评讲、解决问题。

  所谓化繁为简就是在授课时淡化理论教学,将枯燥的知识点化为简单的例文呈现给学生。讲授大多数文体时,首先通过一些典型事例使学生了解每一文体的用途;再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出每种文体的具体写法和特点,使他们明了该如何去写,并掌握最简单、最实用的写作方法,同时空出更多的时间用来让学生练习和实践;最后,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指出作文中的不足,归纳出写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难点:写什么、怎么写。

  解决措施:围绕专业精选案例、结合生活情景导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作为一门写作课,仅仅教会学生掌握一种文体的写作格式与要求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去年教研室进行了考试改革,试卷内容以实践能力测试为主,让学生根据设置的情境判断应写什么文体,并写出此种文体。从考试的效果来看,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不能正确做出判断。以此我们认为应用文写作的教学难点还是在如何提高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加强案例教学、结合生活情景导入能有效解决这一难点。

  运用案例进行组织教学,既重视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更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和成文的过程。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正是在这两个过程中得到明显提高。随着教学内容涉及面的扩展,各种各样的案例就把前后知识点系统地串联起来了,使学生在兴趣中潜移默化地加以掌握、理解和应用,从而有效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理论讲授与例文分析相结合

  2、教师讲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精讲多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注意运用比较法教学。

  4、加强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建设理念

  作为一门基础课,如何更好的为专业课教学服务,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和工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我们确立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素质和能力为本位,服务专业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

  (二)改革目标

  按照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我们需要根据学生职业人生设计教学项目,以职业工作流程为线索,以职场情境创设为导入,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在教学改革上确立以下目标:

  1、建立“项目化”的课程结构。重点是突破学科教育重知识系统、重文体知识、重章节结构的课程体系,打破应用写作课程以文体分类的惯例,以职业工作流程为线索,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

  2、确定“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案。为使学生适应本专业就业环境,注重强化训练学生动手、动口和动脑能力。如采用情景模拟写作、现场写作、项目写作、案例写作、病文修改写作、一个题材多种写法的写作、整理课堂讨论结果的写作和课外社会实践的写作等。

  3、建立综合实训平台,积极与学校社团、团委联系,通过学生的一些社团组织,如校报记者团、营销协会、设计工作室、网络博客等平台,在社会实践中,将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和应用写作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4、改革考核方案,改进考试内容

  我们目前的考核方案是按照学校规定的期末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来计算。但写作课的课程特点要求学生平时要进行大量的写作实践才能有效提高写作水平,所以建议学校增加本门课的平时成绩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

  为了检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我们在考试内容上作了大胆尝试。改变了以往传统考卷中填空、选择、判断、写作等各项考题互不相连的单一模式,而是在设计题目时以职业工作流程为线索设置情境,将基础知识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效果

  课程的教学效果现在无法用什么获奖证书来证明,但学生完成的一份份格式规范的毕业论文、招聘会上拿着的一份份制作精美、内容充实的简历、求职信,都让学生还未走出校门已经体会到本课程的重要性所在,它的教学效果将会随着学生走向社会、迈入职场展现得更为显著。

作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能写一般的记叙文,线索清楚,善于选取和组织材料,并根据资料的需要,比较熟练的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把对象记述得具体生动。

  重点难点:

  1.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记叙文的体裁特点及其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3.了解记叙文的体裁特点和写作过程。

  教学设想:

  作文先明体。辩明文体是很重要的事情,能够透过比较的方法来了解记叙文和议论文说明文的体裁特点及其区别。

  关于记叙文的写作训练,可按写作过程,培养学生立意、选材、抒情、组材、布局谋篇、联想和想象、过渡和照应、开关和结尾、语言运用等方面的潜力和表达技巧。教师要讲明要求具体指导,并透过范文示例,使学生能写一般的记叙文。

  关于记叙文的体裁特点,以及记叙文中不同类型的文章的写法。先把记叙文和议论文、说明文加以比较,透过比较了解其特点。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特点比较

  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前因、后果、论点、论据、论证过程问题点(知识点)写作方法写人:肖像描述行动描述、对话描述、心理描述以及细节描述例证法、引证法、比较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层进论证、引申论证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引资料作比较、打比方、用数字、列图表记事:顺叙、倒叙、补叙插叙写景:抓住特征寓情于景

  说明文: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是说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还可根据资料和表达的需要采用其他表达方式。

  但是,同时就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在不同文体中运用相同的表达方式是否有区别?比如说,就应怎样看待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中的记叙,记叙文中的议论和议论文中的议论,议论文中的说明和说明文中的说明,等等。我们认为它们是有区别的,不能混淆在一齐,不然就会出现“以叙代议”、“以议代叙”、“以说代议”,犯“不符文体”的毛病。

  议论文:语言特点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准确、精练、概括准确、平实、明晰、周密资料主旨主题思想(中心思想)中心论点事物特点、实质

  记叙、描述、抒情、议论、说明等,是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各类文体都要凭借这些方式来表情达意。主要采用什么方式,决定了文章属于什么体裁:以记叙为主,称为记叙文;以描述为主,称为描述文;以抒情为主,称为抒情文;以议论为主,称为议论文;以说明为主,称为说明文。但是在中学教学中没有把描述文、抒情文单独作为两种体裁,而把它们归入记叙文等体制中去了。

  那么,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呢?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四个可比点:

  (1)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不同;(2)在文章中所占的比重不同;(3)详略不同;(4)方式不同。既以同学们经常容易混淆的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中的记叙为例:前者以记叙为辅,所占比重较小者以记叙为主,所占比重较大;前者是以列举事例作为论据,后者则是透过对人和事的描述本身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前者一般采用根据的写法,对人和事的例子只概述,只选取其中必要的片断,语言也较质朴,后者一般采用具体的写法,对人和事描述较细致、完整,语言也较生动形象;前者较单一化,一般只用顺叙的方式,把事实材料交代清楚,为文章带给论据即可,后者则较多样化,顺叙、倒叙、补叙等皆可灵活运用,以避免流于呆板、一般化。在了解记叙文的体裁特点之后,还要掌握记叙文中不同类型的文章的写法。

  记叙文,主要有三种类型。

  1.记人叙事型。这类文章主要是描述人物和事件。自然,写人民事还能够有所侧重。因而把前者称做“写人记叙文”,

  后者称做“写事记叙文”。实际上,两者有时是很难严格地区分开来的。记人,要善于采用多种描述方法(外貌描述、行动描述、语言描述、心理描述、细节描述、侧面描述等),着力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叙事,要善于

  选取典型、新颖的材料,要把事件交代清楚,要根据需要采用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方法有详有略、疏密相间地进行叙述和描述。

  2.写景抒情型。这类文章主要是描述景物和抒发感情。两者常常是紧密地结合在一齐的,纯粹的写景文和抒情文是很罕见的。写景要有鲜明的目的性,不要为写景而写景。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色,细致而生动地展开描述,并寓情于景,到达情景交融的境界,才能产生较强的艺术

  感染力量。抒情,能够直接抒情,也能够间接抒情,但都务必是自然的、健康的。3.托物喻志型。这类文章主要是透过对某一物体的生动描摹来表达某种思想和感情。“物”和“志”务必有某种关联,不能生拉硬扯地捏合在一齐。由“物”到“志”,其联想应是合理的,贴切的。当然,状物要精细、逼真,咏志要深刻、高远。

  这三种类型的文章,以记人叙事型最为重要,它是写作其他两种类型文章的基础,也能够说是写作各种体裁的文章的基础。因此,尤其要学好记人叙事的方法。二、练习

  选读几篇不同体裁的文章,对照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特点比较表,体会记叙文的体裁特点,了解它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一、指导关于立意。

  1.立意要新。

  据说,有位语文教师曾要求学生以“游圆盟我”为资料,自拟标题作文。多数学生的文章都细致描绘圆明园的山光水色,抒发艰秀丽景物的赞叹之情,唯有一个学生的文章却以《我愿圆明园更荒凉》为题,立意与众不同。其文大意是说,如果持续遗址原貌,圆明园更荒凉,能够使

  游人凭吊古迹,睹物伤情,悲愤地反思已经永久过去的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师生读罢这篇作文,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是很有新意,且有见地的。圆明园曾有过辉煌的过去。19世纪被称为“万园之园”。但自八国联军恣肆践踏、抢劫、焚毁之后,其遗址只记载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民族的伤痛。保存这一遗址,实际上保存了历史的见证。有人还由此遗址联想到了西柏林闹市区的“纪念教堂”:“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遗物,漂亮完美的教堂被炸弹掀去了屋顶,至今仍按此面目保留在那里。遗址本来就是遗迹,它并未使繁华的市区蒙羞,看到它却使更多的人忆起战争的残酷,更加珍惜今日的和平。”(王晓梦“圆明园遗址公园”的联想)他期望保留圆明园遗址的肃穆和好处。他的这个看法与学习习作的题旨可谓不谋而合,意思是庶几相近的,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作文是就应有新意的。“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李渔《闲情偶寄》)立意又“必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有人甚至提出“三忌”,即“忌庸、忌陋、忌袭”。这是很有见地的。试想,文章的意思平庸、浅薄,甚至因袭他人,有谁爱看?

  能对读者产生什么作用?因此,必须要写出自己的新的感受,新的意思,新的见解,并以此统帅全篇。

  所谓“立意新”又包括哪些方面的资料呢?一是题旨新。有真知的灼见,有全新的主题。一是角度新。主旨并不新,但反映主题的角度是新的,同样能使人有新鲜感。一是感受新。写出了自己具体、深切的感受,能给人以启迪,也会使人感到有新意。总之,一句话:人们读后要有新的收获。当然,那些似新实旧,用“新”掩盖谬误,故作新奇实乃偏激的“立意”,是不能称

  做新颖的,人们也不可能从中获得任何新东西的。

  2.立意要深。

  人云亦云、没有新意的文章,人们自然不爱读;至于那些主题虽然正确,但意思浅近、不耐录味的文章呢,人们同样也是不爱读的。这就是说,立意好意味着既“新”且“深”,要新颖,深刻。

  “深”,是同“浅”相对而言的。浅,表层认识,一览无余,不能给人留下自己印象;深,入木三分,铭心刻骨,令人咀嚼、回味,久久难以忘怀。立意务必高远,有深度。深刻的主题又从何而来呢?

  高尔基说过:“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但是它蓄积在他的印象里还未构成,当它要求用形象体现时,它会在作者的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一个形式。”可见,主题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也就没有正确的思想。当然,这不是说有了必须的生活体验,就会自然而然地构成高深的主题。高尔基在肯定“思想是

  在大地上创造出来的,它的基础──劳动生活”的同时,还提出了“它的原则──观摩、比较、研究。”19世纪俄国的著名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个性强调“思索”的重要性;“思索、思索、

  再思索,否则值不得写,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写下来的东西,本身就一钱不值。”可见,主题的构成还需要作者下一番思考提炼的功夫。当然,这就要求作者具备相当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潜力。一是生活经验,二是思想水平,两者务必兼有而不可或缺。我们务必凭借着独具慧眼的见识,从个人生活体验的深厚土壤里,发掘出尽可能深刻的主题,使之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深邃的哲理性。

  单纯地为记事而记事,为写景而写景,为状物而状物,无非是说事好、景好、物好、如此而已,是没有多大好处的。作者务必借事言理、即景抒情、托物喻志,有所寄托,才具备写作的价值。立意的深度正在所言之“理”、所抒之“情”和所喻之“志”上鲜明地体现出来。

  “立意高”(或说“有深意”),“立意新”(或说“有新意”),这是两句通常用来称赞文章主题思想好的评语,其实也是立意的两条基本标准。(当然,前提务必是“立意正确”。)让我们平时

  注意打好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生活基础,以敏锐的目光、分析的头脑,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提炼出既“新”且“高”的思想作为文章的主题吧!二、示例纯白的勿念我杨家骥

  一天清晨,我遛早儿回来,手拈一朵沾满露水的野花,举到妻的面前:“你看!”

  她瞥了一眼,微笑着说:“我当是什么稀罕物呢,这野花,在坡头的路边的草丛里有的是。”“是有的是,可你明白它的花名吗?”妻沉思了一会儿,最后摇了摇头。

  其实,这花我从小就熟识,每年都能在野外见到。但是,在这以前,我也跟妻一样,叫不出它的名字。老实说,在野花里,除去黄的野菊、浅紫的二月兰能对上号以外,其他如红色的野百合,蓝色的勿忘我,至今我也没见过。但是名字都很熟,尤其是勿忘我,在文章里被描绘得

  那样秀丽,富有诗意,简直一支蓝色的梦幻曲。遗憾的是,只有它的名字储存在我的记忆里罢了。

  直到我读了宗璞的一篇美文,从中才得知它的芳名。记得她在文中这样描述:“草丛里有各色的野花……还有一种高茎的白花,每一朵都由许多极小的花朵组成,简直看不清花瓣。”当时,我的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这熟识极了的罢花形象,心想准是它:挺秀的翠茎高擎着纯白的花朵,当小风吹来时,颤巍巍的,不招蜂,不引蝶,似乎没人注意它,在草丛里闲闲地开着……

  我把宗璞的有关原文一字不漏地背给妻听:“它的名字恰和勿忘我相反,据说是叫做不要记得我,或译做勿念我罢。”

  “勿念我?多好的名字阿!比起勿忘我来,更别的深长的意味。”妻接过那朵纯白的勿念我,留意翼翼地捧在手里。我点了点头。是呀,“勿念我”和“勿忘我”,虽说只是一字之差的

  两种野花的名字,但又何尝不反映出人生两种不同的思想境界阿……在生活中有些人总想留名青史,叫后人永世不忘,并为此费尽心机,可到头来人们的心目中就是没有他的位置。相

  反,像鲁迅先生那样的伟人,不仅仅活着的时候不图名利,就边在遗嘱里他都表示让人们忘掉他,

  去管自己的生活。然而,人们不但没有忘记他,而且至今他的思想和精神还在指导和鼓舞着人们如何去生活和斗争。敬爱的周总理也是,生前无私无畏,死后连把骨灰都不留,可人们

  以及子孙后代谁能忘记他呢?世上的事就是这么耐人寻味。哦,纯白的勿忘我,谢谢你给予我的人生启迪。

  「评析」

  一种野花,“在坡头路边的草丛里有的是”的野花,在有的人看来,算不得什么“稀罕物”,从中难以开掘出什么深刻的思想,没有什么写头。但是,作者却抓住了它的特色:“挺秀的翠

  茎高擎着纯白的花朵,当小风吹来时,颤巍巍的,不招蜂,不引蝶,似乎没人注意它,在草丛里

  闲闲地开着……”并在它的名字──“勿念我”上做文章,把它同蓝色的“勿忘我”作比较,认为它“比起勿忘我来,更别有深长的意味”。为什么呢?作者写道:“虽说只是一字之差的两草喻

  志,对事物开掘很深,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使读者进入一个高层次的思想境界,受到人生的启迪。这样的主题是深刻的,也是新颖的。

  三、练习

作文教案 篇6

  了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及写作记叙文的基本要求。

  一、什么是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述、抒情等方式表现实际生活的一种文体。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的六要素。这六个要素在每一篇文章中不必须都要具备,而且表现形式也能够灵活多变,根据实际状况在文章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回答出来。

  1、什么是记叙的顺序?

  写人记事,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就是记叙的顺序。

  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叫顺序。顺序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组织材料的方法。要注意顺序不等于文章不分主次地记流水帐。应做到层次明显,重点突出结构清晰。比如写《记一次升旗活动》,一般是从旗手擎旗入场开始写到结束,但不等于把参加升旗活动的每一个人及每项步骤写得面面俱到,也就是说,运用顺序的方法时,要注意做好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工作。

  把后发生的事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写在后面,这种写法叫倒叙。倒叙方法用得好,能有效地避免文章平铺有叙,能使结构富于变化,引人入胜。运用倒叙的方法个性要注意的是应在倒叙与顺序相接的地方把时间交代清楚,要有必要的交代语句,使读者觉得头绪清楚。

  在一件事叙述完毕后作必要的补充交代。简称“补笔”,它能够给读者一种豁然开朗的快感。

  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有关情节,然后再接叙原先的事情。插叙部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运用得当能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逼真,叙述资料更详尽易理解。

  1、什么是作文的材料?

  作文的材料就是现实生活中和一切原始素材。

  2、什么是中心?

  中心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即文章的灵魂。

  材料是文章反映的范围,是文章的资料。中心是全部材料所表现的主旨。中心务必借材料来体现,材料务必透过中心来组织,材料是受中心支配的,为中心服务的。而离开材料,中心是无法单独存在的;离开中心,材料仅仅是一些乱七八糟的素材,不能算作一篇文章。

  第一,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决定材料的取舍、详略。

  第二,材料要真实。就是说要写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身经历的事情。

  第三,材料要典型,要注意“以小见大”。所谓典型,就是要在同类材料中尽量选取那些有代表性的材料。所谓以小见大,是指材料资料是大事还是小事说的。大事,如开什么大会,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固然能够写,但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情也能够反映深刻的主题。

  第四,材料要新颖。就是要能体现出时代特点,要有新鲜资料,要有独特地方。

  中心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从生活实践中,从具体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提炼时要求中心思想用心、集中、深刻。

  用心:我们向别人宣传先进的思想,高尚的品德,使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集中:就是一篇文章要集中表现一个思想观点。所以,哪详写,哪略写,这要根据中心思想集中表现一个思想观点来定。

  深刻:就是要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好处,使我们的认识能提到较高的程度。

  1、什么是详写和略写?

  详写,就是为了使中心思想鲜明突出,把所要表现的人物、事迹或所要说明的问题写得具体些、详尽些。

  略写,就是为了顾及全篇,突出中心,把那些和中心思想关系不十分密切,表现力不是很强的资料写得概括些、简略些。

  2、写记叙文如何才能做到详略得当?

  在一篇记叙文中,不要对所有的人物或事件都平均用力一一写来。也就是说,记叙应当有详有略。一般地说,记叙文的开头、结尾部分较简略,而中间部分较详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出身来历等叙述较简略,而对其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描述或事件的具体经过等描述较详细;对不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或文章中心的事件,叙述描述时比较简略,而对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或表达文章中心的事件,叙述描述则比较详细。就人物而言,详写的是其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就事件而言,详写的是具体的经过。一人几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件事,略写其他;几人做一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人而略写其他。这样,才能详略得当平中有奇,文章才能引人入胜。

  在记叙文里,详略不当突出表此刻是记流水帐。究其原因:一是想到哪写到哪,事先没作好详略的安排;二是没有真正掌握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安排详略这个写法。

  1、什么是线索?

  线索就是记叙文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将文中的场景、人物、事件、情感、思想等连接起来,构成贯穿全文的整体。一般一篇文章一条线索,也有多条的:主线和副线,明线和暗线等。写作记叙文,往往先确定线索。

  尽管题材多种多样,笔法千变万化,构思各有奇妙,但只要把握住线索,行文自可变化自如,文章浑然一体。如《白杨礼赞》就是把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白杨树自身的形美、白杨树内在的神美用“白杨树是不平凡的”这一线索贯穿起来,托物抒情、意蕴深远,取材广泛、挥洒自如。

  A、事物线,以某一贯穿始终的物品为线索来组织材料。如《倚天屠龙》、《一双绣花鞋》、《项链》、《党员登记表》。

  B、事件线,以事件的发展经过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来组织材料。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武二郎醉打蒋门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C、人物活动线,以某时某地人物的各种活动为主来贯穿全文。如《雷雨》、《包身工》、《茶馆》、《荷花淀》。

  D、人物感情线,以人物的情感发展变化为主来组织材料贯穿全文。如《藤野先生》、《琐忆》、《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

  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的运用应做到以下两点:

  写记叙文应有一个最起码的认识,就是文章的叙述性要强,叙述潜力要高,这种叙述不能是平铺直叙的,不能是干涩无味的,也不能是直白空洞的,应学会完整生动的叙述。

  描述对于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来说,主要指肖像要神似,动作应传神,心理需真挚,语言必个性;对于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来说,则离不开场面描述;而对于所有的记叙文体来说,细节描述用的好,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正如上文所言,运用具体、详实、生动的记叙能给人以鲜明的形象,但在记叙文中,只有记叙描述而没有议论、抒情,文章的中心就无法突出,具体资料也显得苍白,所以揭示事物的深刻内涵就十分重要。这时议论抒情就可粉墨登场了。就应说一篇文章的点睛之笔亦在此。平凡的小事加以有针对性的抒情议论,文章能蜕转成“天鹅“,成为开格文,那里的议论不要只在文尾“昙花一现”,还应做到夹叙夹议,在叙述中自然折射理性的光辉;那里的抒情切忌矫情,应缘情而发。总之,不可喧宾夺主,画龙点睛即可。

作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掌握平实说明和文艺说明的特点和方法

  2.准确掌握平实性说明和文艺性说明的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3

  难点:目标2

  教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明文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特点、结构、作用、成因、结果或发生发展过程的解释说明,使人们对该事物有一个明晰的、完整的了解和认识的一种文体。那么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二、区别平实说明与生动的说明的异同(由学生自己寻找,回答,不足之处其他同学补充)

  相同点:

  写作目的:

  内容上:

  选材上:

  表达方式:

  语言运用:

  不同点:

  选择的具体方法:

  语言风格:

  三、以具体的例子进行比较分析异同

  平实《遥感》

  生动《南州六月荔枝丹》

  四、进行写作训练

  1.《我们的学校》

  2.《一味小菜的制作过程》

  3.《笔》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介绍你自己熟悉的用品。

作文教案 篇8

  1.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资料的文章。记叙文的6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记叙文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3.记叙文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时间线、地点转换线。

  7.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比较、伏笔、铺垫等。三、记叙文中的人物描述方法

  ①抓住人物特点,透过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等描述,写出人物个性。

  1.片断写作:用这天学到的方法,选取本班的一位同学或老师,写出他的个性特征。300字左右。

  亲爱的同学,在你的生活中,谁对你影响最大?这个人怎样影响了你?怎样牵动着你的情思?你必须有很多的话要说,请你在方格中留下最真最美的文字。

  请以“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作文教案 篇9

  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复习议论文的一般常识。

  2、掌握中考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复习内容:

  1.议论文的一般特点;

  2.论点的辨析判断与提取归纳;

  3.论据类型的辨析及论据的补写及分析; 4.论证方法与论证方式的区分、辨析及分析; 5.论证结构层次的判断与分析; 6.议论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7.重点词语、句子、段落的分析与理解; 8.有效信息的筛选与个性化感想的表达; 9.严密语言的分析与品味; 教学内容:

  一、议论文的基本定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人、事、物或某些现象表明态度,发表意见,分析事理,阐述观点,这就是议论。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就叫议论文。

  议论文以说理为主,针对客观事物,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通过判断、推理等形式阐明自己的观点、主张。它重在以理服人,即通过阐述观点使读者受到教育和影响。

  二、议论文的特点

  内容具有理论性,透彻而又充分;

  结构具有逻辑性,严谨而又条理;

  语言具有概括性,严密而又鲜明。

  三、阅读议论文的要点

  阅读时,首先要注意整体感知,明确作者是针对什么问题在议论,提出了什么样的新鲜观点,其依据是什么;还应进一步去揣摩,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论证自已的观点的,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论证说理的。

  1、把握论点,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是统摄全文的纲。

  2、要能区分论据,论据是用以证明或反驳论点的依据,它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3、要了解基本的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4、能够识别议论文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以及立论、驳论相结合的议论文。

  5、能够分析议论文语言的特点,领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四、议论文的组成要素

  (一)论点:

  1、论点的定义: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作者总得有一个基本观点,总得对某个问题持有一定的见解和主张,这就是论点。

  2、论点的要求:正确和鲜明。

  鲜明就是: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绝不含糊。正确指的是所提出的看法必须客观,实事求是,这些观点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考验。

  拿到一篇议论文,应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准论点。论点的位置通常在文首,即作者往往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或者先引出一个有关的话题,然后“伺机”(在适合的地方)提出论点。有的论点也可能在篇末,也有的可能在中间。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准确地把握论点非常重要。

  文章论点。这是议论文的必考项目。在文中寻找论点时要注意:A 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B 应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C 应具有概括性。

  3、如何寻找论点:

  (1)分析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来找沦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有些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如《鱼我所欲也》。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篇末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作者的观点就在文章的后面,在经过驳斥敌论之后,让读者去认识那些“中国的脊梁”,十分有力地肯定了“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也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并不是直接表达的,而是隐含在文章中的。

  (2)分析文章内容,有助于找出论点。

  (3)分析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如《大小猫洞》中“牛顿给猫开洞”得出“牛顿开猫洞的故事里面有开猫洞应当从人出发还是从猫出发的道理”第二个故事“晏子使楚”得出“故事里面有门的开设应汉人为准还是以国为准的道理。”这两个论据都来证明“故事里有道理”。

  (4)分析题目有助于找到论点。注意区别: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题。如《最苦和最乐》,是论题,不是论点。但它里边包含着论点,以它为线索去分析,往往就能找到论点。

  一般地说,政论、报刊社论、评论,论点都比较明快,直截了当出现作者的观点;而杂文、随笔、小品文、读后感、驳论文等,受散文的影响,写得比较活泼自由,不拘一格,甚至文意曲折委婉,理解起来难度大些,把握作者的观点需要费一些工夫。

  (二)论据

  1、定义:作者提出自己的论点,要让人们接受你的观点,信服你的主张,就必须用事实说话,以道理服人。这些事实和道理是提出论点的根据,这就是论据。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

  2、论据的类型

  (1)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这些事例或史实可以是高度概括的,但必须真实可靠、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例如:《中国人失去自信力吗》中谈到“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吴汉何尝杀妻》中引了《后汉书》的记载,《大小猫洞》晏子使楚的故事,《鱼我所欲》里的“不食嗟来之食”《订鬼》中的“伯乐相马”“疱丁解牛”

  (2)道理论据:应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格言、民间谚语,以及人们公认的事理等。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是人们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总结出来的自然规律,这些作为论据,也能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

  道理论据比事例论据更具有鲜明性,只要是支撑论点的经典论述、名言警句、公理格言等都是道理论据,判断起来一般也不会有困难。但是有两点需要注意:①有些名言、谚语、公理、典章、法则等被直接用来充当论点,它往往具有自己证明自己的作用,此时,这个论点同时又具有了论据的作用。如《想和做》中引了孔子的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觉则殆”作者借用这句话既表明自己的观点,同时又充当文章的论据。②并不是所有的引言都是道理论据。虽然引用名人名言能够构成道理论据,但是只有那些对论点具有理论支撑作用的引言才是道理论据。

  (三)论证

  一篇议论性文章仅仅只有观点和材料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条联系这些观点和材料的纽带,这条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就论证。

  1、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纽带。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2、论证方法

  ①事实论证(例证法。):用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据与论点的逻辑联系是个别与一般的联系,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作为论据的事实,可用现实生活的事例,也可用历史事实,还可用某些统计数字。

  一般来说运用事实论证来证明论点时,必须对事例作一定的分析,分析事实中与论点的关系。(要求所举事例简明概括,真实可信,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引用经典、古今中外名言、警句来证明。道理论证是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的方法。论据与论点的逻辑联系是一般与个别的联系,(有力地支持和加强文章的立论,有权威性、说明力)。

  引用名言警句、公理、格言来证明论点是道理论证,作者所作的理论分析或阐述,也是道理论证。如,《鱼我所欲也》中对于为何会舍生取义的分析就属于道理论证。我们阅读议论文时稍加注意就能辨别判断出来。

  ③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论据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这是种将两种相反或有明显差异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照的论证方法。用这种论证方法可使两种事物或现象互相映衬,给人们以鲜明的印象,加深对是非的认识(对比论证在比较中证明观点,使论证更加深刻、有力,使主题更加鲜明)。例如:

  勤奋地学习,勇敢地进击,是一切成功的秘诀;安于现状,畏缩不前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会有出息。珠峰的高度有限,而攀登之道无穷,前进,是绝无止境的。但是如果不勤奋努力,不要说攀登,即使是挪动一寸也是不能的。“勤人登山易,懒人伸指难”,我国不是有这样的一句谚语吗?

  文段不论是论点的揭示,还是举例说理、引用谚语,都用正反对比展开,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使得说理更加鲜明深透。

  ④比喻论证:用比喻来证明论点。这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比喻论证借助比喻将深奥的道理论述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说理形象生动。如《论求知》课文中就用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弥补,来比喻精神上的缺陷可以通过求知来弥补。《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感觉,那好像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以征服我们队伍中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的。我们必须注意预防这种情况。

  ⑤归谬法:在驳论中,还往往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引申,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推倒对方论点的“归谬法”

  注意多种论让方法的套用。在议论文中,作者为了把道理说充分,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五、关于论证结构:

  论证结构一般为: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论)

  (本论)

  (结论)

  在此基本结构下,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逐层深入的递进式论述结构,又可称为“纵式”。

  六、关于论证的方式

  1、立论:在论证中逐步树立自己的论点。

  2、驳论:在论证中以反驳对方观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

  俗话说,不破不立。在议论文中,立论和驳论常常是相互联系、交错使用的。立论性的文章有时也要批驳错误观点,以充分阐述正面观点;驳论性的文章也要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同时,阐明正确的观点。

  七、关于驳论文

  驳论:在论证中以反驳对方观点来树立自已的观点。

  驳论是一个反驳的过程。目的是驳倒对方的观点。

  反驳的方法有三种

  1、反驳论点。直接驳论点,确定被驳论点的虚假性。

  2、反驳论据。指出对方所用的论据的虚假性,从而使对方论点失去论据,立不住脚。其价值在于说明对方的论点缺乏支持,其真实性值得怀疑。

  3、反驳论证。通过驳倒对方论证来驳倒对方论点,指出对方论证过程的错误,从而使对方的论据和论点之间失去逻辑上的纽带,驳倒了对方的论点。

  总结:综上所述,反驳就是确定对方论点的虚假性或不能成立。驳论点的价值在于确定对方论点的虚假性,驳论据和驳论证方法的价值在于确定对方论点的不能成立。从反驳力度而言,当然是驳论点的反驳力度大。

  八、议论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生动性。

  议论文是说理的,以理服人,因此其语言具有严密、逻辑性强,富有说明力等特点。它也会运用一种富有表现力的修辞语句,例如,它用比喻,是为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它用排比,是为了增强气势,更有说服力。有时,议论文也会抒情,那是为了使文章富有感召力。有的议论文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使人更容易在感情上信服作者的观点。

  九、注意结合中考方向,把握议论文阅读要点。

  综观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议论文阅读能力的考查,重点是

  1、把握论点。

  这是议论文的必考项目。在文中寻找论点时要注意:A 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B 应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C 应具有概括性。

  2、分析论据和论点的关系:

  答题方式:本文(段)的论点是-------,这里所列举的-------属(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

  3、辩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A、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

  B、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4、找出文中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并理解其含义。

  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5、为文中观点再找一个论据,或联系现实再补充一个恰当的例证等。

  6、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所举事例是否合适,如换一个可不可以?例如上下文中有“古今中外”字样,下面举例往往是照应这四个字的,倘把外国的事例换成中国的,就不能照应了。

  7、给文章拟一个醒目恰当的标题。要扣住论点来拟题。

  总结:

  虽然考点都是这些,然而考查的方式方法是因文不同,因时而异,多有变通,富有创意的。本着淡化文体的要求,题目不一定直接问论点论据是什么,用了何种论证方法。考查时首先会关注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对精美文句、重点文句的理解,对局部内容的分析品评,关注考生的生活感受和情感态度。

作文教案 篇10

  了解记叙文兴波澜、生变化的技法,写出事件的波澜。

  1、一篇文章无论写一件事或几件事,都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写一件事自不必说,写几件事的状况尤其应注意,这几件事不必须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事情也不必须是同一个人或同一些人所做,但这些事就应有内在联系,共同说明一个道理,为一个中心服务。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和《驿路梨花》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2、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不能颠三倒四,还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3、要确定好记叙的线索。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如果把叙述中种种的人物与事件比做珍珠的话,那么线索就是那串珠的丝线,有了丝线,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能构成一条闪烁异彩的项链,有了线索,杂乱无章、错综纷繁的材料才能组织得有理有序,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要安排好行文的顺序。记叙比较复杂的事件,一篇文章中往往不只采用一种方式,而是以一种方式为主,结合其他方式,使文章条理清楚,错落有致。以《驿路梨花》为例,全文从整体上是顺叙,按照时间的先后记述了“我”和老余从夕阳西下到第二天早上一连串的经历。文中又安排了几处插叙:透过瑶族老人的讲述交代了老人在山中迷路奇遇小屋的过程以及关于小屋的主人是梨花的传说;又透过哈尼小姑娘的讲述揭示了小屋的来历和小屋主人是谁的谜底。这样的安排不仅仅使发生在十几年间的若干事件有机地联系在一齐,而且“步步为营”,巧设悬念,使故事引人入胜。

  5、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要描绘生活中生动、具体的细节以及自己真实的感受,而不能只停留在泛泛地一般叙述。“文似看山不喜平”,说的是文章要写得有波澜,行文有起伏,有高有低,有紧有慢,有波浪一般富于变化。这样的文章不论长短,都能使读者读起来历久不倦,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怎样才能使文章有波澜呢?可根据资料采用悬念、误会、巧合、抑扬、虚实、详略、断续、张弛、离合、突转、渲染、烘托等手法。这样,有助于打破章法的平淡,加强叙述的生动性。

  本次我们先介绍悬念、误会、巧合、抑扬四种方法。

  “悬念”就是提出悬而未决的矛盾,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和兴奋,急欲解除心头之念。《变色龙》透过“这到底是谁家的狗?——仿佛是将军家的狗——这是将军哥哥的狗”的反复变化,不但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变色龙”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奴才性格,而且让读者在忍俊不禁中领略了悬念的无穷魅力和不尽韵味……

  设置悬念的方法有:

  1.抑制法,即有意识地控制住解开悬念的触发点,使读者期盼的情绪逐渐加深,最后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叹。

  2.大小连环套,即开篇设置一个总悬念,在发展过程中派生各种小悬念,构成大小结合的环扣,一个悬念解决,另一个悬念又产生了,使情节波澜起伏,险象丛生,高潮迭起。

  3.间隔法,也就是突然中断读者关心的正在发展的故事情节,转移话题,适当时候再接上原先的情节。

  设置悬念时要注意:

  1.制造悬念的目的是有利于事件的展开、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表达,自然合理,不可滥用。

  2.制造悬念,要不着痕迹,切合情理,切不可故弄玄虚,否则会弄巧成拙;要适时释“悬”,解开悬念既不能过于匆忙、简单,又不能枝蔓横生,致使读者眼花缭乱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作文教案 篇1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的一篇立论文。议论文单元要求学生初步掌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重点是要领悟作者是如何敏锐的抓住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深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的;同时体会文章语言犀利、论证严密、联想丰富等特点。

  这篇议论文在论据运用和论证方法上较为清晰,重在让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尊重客观实际,以人为本,全面考虑问题,并通过丰富的联想来揭示中心论点。

   二、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2.理解课文中两个故事的道理,从而养成勤于动脑筋思考的习惯,能从故事中书本中、现实生活中悟出道理来。

  3.学会多角度的.理解问题。

  教学重、难点:从课文中两个故事的分析理解得出文章的论点。

   三、教材处理、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教材处理:

  教师启发引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做到手、脑、口、心、耳并用将课文故事情节进行创造性浓缩,借助课件创设情景并配以图片,将课文作范例,让学生举一反三,学有所获。

  教学方法:

  情景激趣、启发引导

  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式学习、五动学习法(“脑动、口动、心动、手动、耳动”)

  根据课文范例活学活用。

   四、教学设计:

  本节课我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分别是一、课件导入激趣;二、教师指导分析13-19段“晏子使楚”的故事:三、学生小组自主学习1-11段“牛顿开猫洞”的故事。四、引导学生抓住中心论点,找出论据和论证方法;五、学生小结本堂课收获。六、拓展延伸:在故事里领悟道理;多角度思考问题;七、课后反思

   五、教学程序设计:

  (一)、用课件播放“晏子使楚”的故事启发学生要学会在故事中去领悟道理,引出新课。

  (二)、教师指导分析13-19段“晏子使楚”的故事:

  课件展示:1.楚国人和晏婴就门的开设问题上观点有什么不同?

  2.他们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楚国式”以人为准——这里的标准其实是人的身份和等级,

  事实:并非人本身。

  “齐国式”以国为准——以实际情况为标准。

  观点:晏子使楚的故事里面有门的开设应当以人为准,还是以国为准的道理。

  3.联系生活转人对中国历来的楚国式的行为方式的批判。学生先谈观点再进行举例论证

  结合课文以中国最古的大学“泮宫”为举例说明了中国历来是楚国式;

  4、由“北大‘状元桥’上走的人不仅限于状元,人人都可进”的例子,启发学生思考作者想证明什么观点?

  5、小结:这部分内容中,作者运用了_________论证方法,选用_______论据,证明了_____________的观点。

  (三)、学生小组自主学习1-11段“牛顿开猫洞”的故事。

  1、思考:作者用____________论证方法,选用________的论据,证明______的观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2、从人出发:主观考虑事情,不重实际。

  事实:牛顿开猫洞

  从猫出发:尊重客观事实。

  作者观点:牛顿开猫洞的故事里面有开猫洞应当从人出发,还是从猫出发的道理。

  3、展示课件:小猫的话

  师:开猫洞要站在猫的角度考虑,那么人做事情、考虑问题也要从每一个社会个体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的思想

  4、情景再现:【展示课件】早自习一学生迟到,手里还拿着一个馒头

  教师甲:将馒头扔到垃圾框;

  教师乙:赶紧接过馒头,对学生说老师知道你一定是有事情耽误了吃饭,先委屈一下,下课了老师给你把馒头送来。

  (四)、引导学生抓住中心论点,找出论据和论证方法;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

  (展示论点相关课件)文中的两个观点是分论点,

  你觉得本文的中心论点应该是什么?故事里面有道理

  (五)、学生小结本堂课收获。

  1、举例论证的方法;运用事实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

  2、在处理问题时要有以人为本的思想。

  3、学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在阅读中不断积累知识。

  (六)、拓展延伸:在故事里领悟道理;多角度思考问题;

  1、展示“曾参杀人”的故事,让学生悟出故事中所含道理。

  2、考考你的脑瓜子

  (七)、课后反思

   六、教学评价:

  对学生采用师评、互评结合的评价方式。教师主要在课堂提问反馈、课堂讨论总结、听说训练展示等环节加以补充评价,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七、时间分配:

  一、课件导入激趣5分钟;二、教师指导分析13-17段“晏子使楚”的故事15分钟:三、学生小组自主学习1-11段“牛顿开猫洞”的故事8分钟。四、引导学生抓住中心论点,找出论据和论证方法6分钟;五、学生小结本堂课收获4分钟。六、拓展延伸:在故事里领悟道理;多角度思考问题5分钟。

作文教案 篇12

  掌握记叙文的最基本的常识。

  以典型的范文示例。

  引导、自主合作、学生交流展示。让学生把以上的几种状况在写作中有机地结合体现出来。

  一提起写作文,往往就会有一部分学生抓头搔耳,绞尽脑汁,搜肠刮肝,无话可谈,无从下笔,这种现象很普遍,也很正常.。然而,如何来克服这一不良现象呢下面听老师讲、辅导,你会有很大的收获,并且对写作文的信心也会大增。

  二、示例指导。

  读本段话语,完成下列要求。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明白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身旁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明白睡了多久,也不明白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了:“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么”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呵!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呵!……什么时候,我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魏巍的《我的老师》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会说话,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眼睛会育人,眼睛会启发人,眼睛会鼓励人

  请以“老师的眼晴”或“妈妈的眼睛”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0字左右。

  1、学生合作讨论,交流展示简单的思路提纲、选材。

  2、学生独自完成作文。

  反思小结:

  此作文教学设计主要是引导好学生如何来写比较规范的记叙文,个性是引用魏巍的《我的老师》中一段示例,让学生先做,老师再引导学生把以上的几种状况都有机地融合在一齐,以构成一篇完整的作文。最后让学生学以致用,触类旁通,以到达能很好地灵活地来驾驭写记叙文之目的。

作文教案 篇13

  昆虫的“鼻子”——触角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蝴蝶的触角像两个;白蚁的触角像一串;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⑥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鲁莽——()重要——()精密——()

  2、本文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题目中“鼻子”上引号表示_________。3、在第③段的横线上依次选填恰当的词语:___________。

  A、小麦穗B、小鼓槌C、小胡子D、小小的羽毛E、念珠

  4、第⑥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5、第六自然段中加点的词“有的”不能去掉的理由是什么?

  威尼斯之夜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动。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如入甜美欲睡的绮丽梦境一般。空气是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比我们的法兰西部夜空是的星星要多。我发现,由于夜空到处布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暗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一种名叫风多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不再会有人来打扰你的宁静。

  晚风从椴(duàn)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撒落到水面上,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

  圣玛利亚教堂那雪花石膏的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

  当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人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很难用语言来传达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融化在那中以忘掉一切的安谧(mì)和静止之中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缓缓--()清澈--()2.缩句。

  圣玛利亚教堂那雪花石膏的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耸立着。

  3.用”﹏﹏”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4.文中提到了威尼斯的哪些建筑物?

  5.威尼斯的”三绝”是什么?

  6.第五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用第个表达最好。

  A、不好表达B难以言传C难以说明D不知怎么说

  7、“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动”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

  大豆

  大豆原产于我国,在古代称为"菽",已有五千多年栽培历史。本世纪初,大豆还只有我国和我国近邻的一些国家种植。近几十年,世界上到处引种,成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为栽培面积扩大的最多的作物之一。目前,我国大豆播种面积有一亿多亩,产量(占、居)世界第三位。大豆品种众多,我国现有的品种不下五千种。无霜期在一百天以上的地区,就可以种植大豆。我国北起黑龙江的最北部,南至两广,大豆分布极广。东北地区、黄河、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三大集中产区。大豆色泽有黄、青、褐、黑和双色五种。子粒大小差别很大:小粒品种百粒重只有四、五克,大粒品种百粒重可达五十克,小粒的重量约是大粒的十分之一。大豆的花多在上午8-9点钟开放,开放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全株的花开完大约需要半个月。

  123"世界上到处引种"的"引"字与前面的_________字相照应。"产量(占、居)世界第三位。"应选括号中的__________字。把"我国现有的品种不下五千种"中的"不下"去掉,写出一个不改变原意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AB6对"大豆的花多在上午8-9点钟开放,开放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一这句话错了:因"8-9点钟"最多只有一个小时,怎么能说开放"一个多这句话对的:因"8-9点钟"是指花初开的时间,"一个多小时"是指一朵明明说大豆的花"开放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怎么又说"全株的花开完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小时"呢?花开放的全部时间。大约需要半个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上文在说明大豆"子粒大小差别很大"时,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说明方法。"大豆的花多在上午8-9点钟开放。"中的"多"是不能改成"都"的,因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作文教案 篇14

  一、教学目的

  掌握经济文书中的商品说明书、广告、经济合同、市场调查报告的概念、特点、结构和内容。

  二、教学难点

  商品说明书、广告、经济合同、市场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二课时

  主要内容:商品说明书和广告

  授课步骤:

  一、导入

  前面两章,我们学到的应用文主要涉及行政和一般事务,但如果涉及到与我们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生活时,我们又该运用哪些应用文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经济文书。我们将学习四类:商品说明书、广告、经济合同、市场调查报告。

  二、商品说明书

  (一)商品说明书的概述

  在生活中,我们购买或接触到新的商品,都是通过阅读该商品的附带说明书,才

  获得该商品的有关知识,才会正确使用它,那么商品说明书是什么呢?有哪些特点呢?我们接下来一起学习。

  1、概念

  商品说明书(又称产品说明书或使用说明书),是对商品的性能、构造、功能、使用、保养等进行说明或介绍,让人们了解其特点,获得商品的有关知识,以便正确地使用和保养商品的书面材料。

  目的:指导消费者了解商品特点、性能、使用方法

  作用:商品和消费者的桥梁;正确使用商品的向导;最大限度实现商品使用价值的'保证

  2、特点

  商品说明书作为一种独特的应用文体,有其特点,主要有:

  (1)知识性

  商品说明书的目的是正确指导用户认识和使用商品,它必须介绍商品有关知识,从内容上看,它具有知识性。

  (2)实用性

  消费者阅读说明书是为了掌握商品的使用方法,因此要实用。

  (3)科学性

  商品说明书内容要详实可信,符合商品自身特点。

  (4)条理性

  说明书的使用性很强,因此必须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使用者一目了然。

  (5)真实性

  商品说明书的实用性决定着对产品的介绍要客观,因而真实性是一个基本特点,如果夸大其词,就失去了说明书的作用。

  3、种类

  (1)根据写法不同可分为:

  ①条款式:把有关事项按一定顺序分条列项地说明

  ②叙述式:用短文把有关事项综合诉说

  (2)根据表达方式可分为:

  ①说明式:对商品自身情况进行平实的解说

  ②文艺式:采用对话、讲故事、连环画等形式对商品进行说明,较有趣味性

  (3)从包装角度可分为:

  ①包装式:将说明的文字图示直接印在外包装物上,一目了然

  ②内装式:将说明书单列,印成单页或多页,封在包装内部

  (二)商品说明书的结构和内容

  常见的商品说明书一般包括标题、正文、落款三个部分。

  1、标题

  一般是用商品名称加上文种,如《多功能扬声器使用说明书》,也有只以《使用说明书》为标题。

  2、正文

  一般写商品的基本情况,如商品的用途、性能、结构、技术指标等,以及商品的使用方法,保养知识和有关注意事项。

  药品说明书:着重说明成分、主治、功能、用法、用量

  机械产品说明书:着重说构造、操作方法和维修保养

  食品说明书:着重说明配方、使用方法

  家电类说明书:着重说明功能和操作方法

  正文的表达方式有两种:条文式和短文式

  3、落款

  主要写生产商和经销商企业的名称、地址、电话、电报挂号等。

  (三)例文分析P110例文

作文教案 篇15

  人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因而也就常常成为人们说话、写文章的资料。要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刻画出人物的鲜明性格特征,就要对人物各方面有好处的特征进行细腻、逼真的描绘。

  1.肖像描述。这是对人物外形的描述,包括人物的身姿、容貌、神情、服饰以及随身器物(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张飞的丈八蛇矛)等。描述肖像,是为了使人能由表及里地看出人物的生活经历、身份境遇、性格特征、内心世界,所以要抓住最具个性特征、最能表现人物内在特点的地方,切忌面面俱到,同时还要注意描述顺序及所发生的变化,最终只画出一个“人”的标准像。如《琐忆》中对鲁迅头发的描绘,《祥林嫂》中对祥林嫂白发个性是眼睛的刻画,《孔乙己》中对主人公长衫的描述,都十分传神。

  2.行动描述。决定一个人,主要不是看他的声明,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要看他的行为,看他做什么,怎样做。“做什么”,“怎样做”,这就构成了一个人在具体条件下的具体行动。描述行动是人物描述最有力的手段,因为这最能显示人物的思想和个性。如果没有“大闹天官”,没有“景阳岗打虎”,没有“三拳打死镇关西”,孙悟空、武松、鲁智深的形象恐怕要大为逊色。这虽是文学创作的经验,但描述现实生活的人物时也可借鉴。描述行动,尊个性注意动词的选取。同样是跟拿钱有关的动作,《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孔乙己买酒是“排出九文大钱”,华老栓在慌忙中是“摸出洋钱”,而那“黑的人”是“一手抓过洋钱”,守财奴葛朗台为了讨好太太和女儿,是拿了一把金路易“摔在床上,随后又“把钱拈着玩”。这每一个动作都是个性化的。作者不仅仅注意到人物“做什么”,还个性注意到人物“怎样做”,这样,透过描述行动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灵,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务必透过行动来表现。”又说:“既然人物的行动(作品的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那么,人物性格是不是典型的,也就要取决于这些行动的是否有典型性。作者支使人物行动的时候,就要尽量剔除

  那些虽然生动,搞笑,但并不能表现典型性格的情节。”(《关于艺术的技巧》)

  行动描述应掌握两个原则:一、人物性格应当从他自己的行动里流露出来;二、人物的行动应当经过选取,足以表现人物的性格;三、要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3.语言描述。言为心声,描述人物语言,能直接反映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能自然地揭示人物身份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即使同样资料的话,不同身份、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的人,说出来也会不一样。有一个同学做过这样的观察:马路边,一个个体自行车修理摊刚开张,主人是个瘸子。一位老工人见了说:“残疾人有这个本事,难得!唉,天无绝人之路阿!”一个待业青年见了,说法不一样:“天不灭曹,该他有碗饭吃!我们四肢俱全倒还不如他呢!”一位街道老太太的感想又不同:“老天爷饿不死瞎眼雀儿。”三种说法都有同情主人的意味,但老工人更多赞赏,待业青年有点不服,老太太只是可怜;在表述上都用了格言谚语,却反映了不同的风格。人物语言的描述要贴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人物语言的描述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述,不仅仅要贴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还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描述应求简洁,切忌拖泥带水。

  4.心理描述。这是对人物在必须情境中心理活动的描述,如思想、感情、愿望、体验等。人物的言行,包括人物的穿着打扮,无不受思想的支配,所以写言行实际上也是间接地揭示人物的心理。如果直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去描述,那就是直接描述。直接描述心理,常用“他想”的形式,描述者把人物所思所想直接标出,一般要加引号。如果转化为写、说者的口吻,就不能再用引号了。透过梦境描述也能够展示人物的心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不仅仅能够表现人物易于觉察的心理活动,还能够把他的潜意识表现出来。此外,心理描述也能够透过人物的日记、书信来进行。

  5.细节描述。所谓细节就是指人物那些看似普通平常、实则具有丰富个性和精神情感内涵的外在表现,它能够是言行的,能够是心理的,也能够是仪态服饰的。细节描述就是对某一细节或作点击式的、或作细致入微的、或作反复强化的描摹刻画,力求到达生动传神,充分突现人物个性、思想情感和精神风貌。

  以“×××其人”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能够透过一件事或两三件事来写人,至少运用三种写人方法,不得抄袭。

本文地址:作文教案集合15篇https://www.jtcl.org.cn/zuowenfanwen/382219.html
  • 下一篇作文: 读书笔记作文摘抄汇总(8篇)

    上一篇作文: 小乌龟观察日记(汇编10篇)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作文教案集合15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作文教案集合15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