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是什么意思_词语贞观之治的意思 - 词语解释大全
贞观之治
zhēn guān zhī zhì
贞观之治 基本意思
史家对唐太宗政绩的美称。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627—649)。太宗君臣以隋亡为鉴,孜孜求治,注意纳谏,继续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修订律令,改善吏治,减轻赋役,使经济复苏,人口增加,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改善,民族关系缓和,中外友好往来增多,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详细解释
唐太宗 即位之后,以亡 隋 为鉴戒,偃武修文,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纳谏, 贞观 年间,人口增加,经济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唐 皮日休 《文中子碑》:“惜乎德与命乖,不及覩吾 唐 受命而殁。苟 唐 得而用之,‘贞观之治’不在於 房 、 杜 、 褚 、 魏 矣。” 明 李开先 《归农》诗之七:“斗粟百钱犹未售, 贞观 之治继遐踪。”
相关汉字 贞 观 之 治
贞观之治 相关词语
天下大治
励精求治
历精图治
拨乱反治
拨乱兴治
贞高绝俗
医治
贞行
行治
调治
贞量
系治
虚祸
交易
礼顺
化日
跖行
调和阴阳
负誓
欲迎还拒
模棱首
上溜头
本文地址:贞观之治是什么意思_词语贞观之治的意思 - 词语解释大全https://www.jtcl.org.cn/p/350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