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陽】的意思是什么?【伯陽】是什么意思?
【伯陽】的意思是什么?【伯陽】是什么意思?
【伯陽】的意思是:
★「伯陽」在《汉语大词典》第1266页 第1卷 1266
★「伯陽」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
伯陽
bó yáng(伯陽,伯阳) 1.    古賢人。相傳為舜七友之一。   
▶ 《墨子•所染》:「舜染於許由、伯陽。」   
▶ 孫詒讓間詁:「此伯陽自是舜時賢人。」   
▶ 《呂氏春秋•本味》:「故黃帝立四面,堯、舜得伯陽、續耳然後成,凡賢人之德有以知之也。」   
▶ 高誘注:「伯陽、續耳皆賢人,堯用之以成功也。」   
▶ 陳奇猷校釋:「伯陽、續耳係舜七友中之二友。」參閱宋·王應麟《小學紺珠•名臣•舜七友》。  2.    老子的字。見《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 《文選•應璩<與滿公琰書>》:「西有伯陽之館,北有曠野之望。」   
▶ 李善注:「伯陽,即老子也。」   
▶ 宋·陸游《讀<老子>》詩:「恍然親見古伯陽,袂屬關尹肩庚桑。」  3.    古地名。   
▶ 戰國·魏邑,在今河南·安陽市西北。   
▶ 《史記•趙世家》:「﹝惠文王﹞十七年,樂毅將趙師,攻魏·伯陽。」   
▶ 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伯陽故城一名邯會城,在相州·鄴縣西五十五里,七國時魏邑,漢·邯會城。」 
伯陽的拼音
bó yáng
伯陽是什么意思
★「伯陽」在《汉语大词典》第1266页 第1卷 1266
★「伯陽」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
伯陽
bó yáng
(伯陽,伯阳)
1.  古賢人。相傳為舜七友之一。
▶ 《墨子•所染》:「舜染於許由、伯陽。」
▶ 孫詒讓間詁:「此伯陽自是舜時賢人。」
▶ 《呂氏春秋•本味》:「故黃帝立四面,堯、舜得伯陽、續耳然後成,凡賢人之德有以知之也。」
▶ 高誘注:「伯陽、續耳皆賢人,堯用之以成功也。」
▶ 陳奇猷校釋:「伯陽、續耳係舜七友中之二友。」參閱宋·王應麟《小學紺珠•名臣•舜七友》。
2.  老子的字。見《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 《文選•應璩<與滿公琰書>》:「西有伯陽之館,北有曠野之望。」
▶ 李善注:「伯陽,即老子也。」
▶ 宋·陸游《讀<老子>》詩:「恍然親見古伯陽,袂屬關尹肩庚桑。」
3.  古地名。
▶ 戰國·魏邑,在今河南·安陽市西北。
▶ 《史記•趙世家》:「﹝惠文王﹞十七年,樂毅將趙師,攻魏·伯陽。」
▶ 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伯陽故城一名邯會城,在相州·鄴縣西五十五里,七國時魏邑,漢·邯會城。」




